
![]() |
荐职场菜鸟:请踏踏实实从底层开始做起! | ![]() |
![]() |
回首自己比同侪还要“晚入”职场的经历,我却也有些话想对新鲜人说:
不妨把人生倒过来看,先别急着吃棉花糖。
因为大学延毕、研究所也延毕,退伍后又自顾自的跑去非洲“壮游”,很常被问到的问题就是:到底该不该延毕?延毕究竟好不好,会不会以后找工作被打枪?这么晚进入职场好吗?
以上问题其实都没有正确答案,而且几乎都因人而异,晚进入职场的确也让我失去一些很重要的东西,存款比同侪少、Title比朋友低、面试被问东问西更是少不了的,但我同时也想反问的是“那就怎么样?”
“如果这就是我的选择,有什么不可以?”延毕本身没有对错,重要的是为了什么延毕,我能不能说服自己,并且确保它成为一个自己不会后悔的决定,让我确定拿走想拿走的一切之后,再踏入下一个阶段;退伍后不马上就业,我同样透过那一年多的时间重新反思自己,踏出台湾开了眼界(不敢说有国际观),但却让我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、优势在哪里、该投入什么领域?
是的!我的确比别人“晚入”职场,但是我从来不这么想,因为我都“把人生倒过来看”,假设我们这一代平均来说就是要工作到65岁好了,那反推回来我们的一生中至少得工作35年(30岁就业)或是40年(25岁就业),请问等我们七老八十回头看,工作35年还是40年有差吗?我觉得根本没差。赚得钱会比较少吗?我也不这么认为,因为刚入职场的薪资所得一定是比较低的,关键应该是职涯的后面20年可以冲到多高。
更何况,很多事情在不同时间点做效益是差很多的,早入还是晚入职场并没有绝对的对错,我也可以高中毕业即就业,如果我已经很清楚自己要做什么,那又有何不可?当我决定延毕、去壮游,在那段时间我所获得的累积、经验值,如果换成是30岁或是40岁去做,那人生将会是完全不同的光景(也不一定比较差),所以重要的是“先别急”,把人生倒过来看,现在哪件事对你来说是最重要的,就去做吧!
新鲜人!找工作请从“薪水最低”的开始做…
先说明,这边说的“薪水最低”指的是“合理薪资”下相对的薪水低,为什么这么说呢?
还未进入职场前的新鲜人可能比较难想像的是,一旦开始工作,不只是生活开始充满了很多狗屁倒灶的事情(笑),重要的是薪资将决定了你如何过生活,也就是说月薪28K和月薪48K是完全不一样的,一个月多两万元,你会怎么花?下班的休闲是什么?会交什么样的朋友?这样的收入会养成什么样的价值观?
有句话叫“由俭入奢易,由奢入俭难。”这是非常现实的,薪水除了影响你的生活,更决定了你的下一份工作,因为进入职场后,“转职”是一件很常见的事(我的研究所同学班上快60个,进入职场四年至今还没换过工作的不到5位)。
假如你的下一份工作起薪比较低或是没有成长(大公司换小公司、外商换本土企业、甚至是换产业、换工作属性…等),你可以接受吗?假如你可以接受,你的家人 / 父母、另一半可以接受吗?你能够不在意同侪或是前同事的嘘寒问暖吗?
所以我会建议,除非你已经很确定自己未来要做什么工作 / 产业,不然尽量别往薪水高的开始做,原因无他,就是别让自己未来的路“越走越窄”;先从自己不排斥、有点兴趣的工作开始试,而不是不知道做什么就先找薪水优渥的做做看,等到不喜欢之后因为沉没成本太高,想走也走不了(人生要看得远,而不是看一时的高低,刚出社会薪水高不表示做得开心,更别说十年后鹿死谁手还不知道呢)。
搞不懂老鸟在做什么没关系,因为老鸟可能已经落伍了!
十年前,谁会知道脸书席卷全球,现在公司要找个社群编辑(俗称:小编),结果找了三个月还是“找无人”?以前可能根本没人听过“群众募资”这种东西,结果现在连“辅导”群众募资都可以变成一个专业、甚至出来开公司创业。
高中的时候补习班老师耳提面命说,工程师是最好的出路(我念理组),材料系是未来10年的黄金产业、生科系会是未来20年最夯的显学,结果毕业后所谓的“科技新贵”根本一点也不贵,股票早就被前人领光光,生物科技在台湾一直没有好好发展起来,“两兆双星”更是......。
所以新鲜人也别担心,台湾的学用落差大有时候也不见得是坏事(误),你们现在热衷的事物、玩得废寝忘食的游戏、办得如火如荼的活动,谁又说得准未来会不会变成一种产业?从中累积的能力也可能成为新兴的职业。老鸟有老鸟的经验,但身为菜鸟,就少了老鸟的“包袱”不是吗?也没有老鸟所谓的“理所当然”,更没有老鸟的“框架”和“眉角”。
《一个应该改变世界的年轻人,我们却要他去找份工作?》一文中这样写道:
在我们这个时代,我们熟悉的工作正在快速消失当中,新工作也正在长出来,美国劳动部的一份研究报告〈未来工作—21世纪工作的趋势与挑战〉就指出,现在的学生未来所将从事的工作,将有65%现在还不存在。而这些工作,可能不是用“找”的,而是要工作者自己去创造出来。
有太多的权威人士忙着教训年轻人,有那么多工作,为什么不做呢?但这些权威人士至少也该自问,这些工作,有多少是看得见未来的工作,是未来十年不会消失的工作?
毕卡索从未找到一个工作,但他所从事的工作,开创了一个新世界,为西班牙乃至全世界带来一个全新产业,为一代代的千百万人找到一个工作。
新鲜人,你也许很菜,但也别忘了,你也就只能菜这一次,好好享受菜虫掉满地的日子,做一个“知道自己在干麻”的菜鸟,远比当一个“看着别人过河”的老鸟强得多。
(来源:薄云借智) |
![]() |
[ 点击数:] [打印本网页] [关闭本窗口] | ![]() |
![]() |
相关内容 | ![]() |
查无记录 |
